时间: 2025-05-02 04:3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6:48
敛威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收敛或隐藏自己的威势或力量。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组织在特定情况下故意不展示其全部实力或影响力,以达到某种策略或目的。
在文学作品中,“敛威”常用于描述角色在面对敌人或挑战时,故意隐藏实力,以便在关键时刻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军事策略、商业谈判或政治活动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隐藏或展示实力时各有细微差别,但都与“敛威”在不同程度上相关。
“敛威”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敛”意味着收集或隐藏,“威”则指力量或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文化中,“敛威”与传统的“韬光养晦”思想相呼应,强调在适当的时候隐藏自己的实力,以便在关键时刻取得更大的成功。这种策略在历史上的政治和军事领域尤为常见。
“敛威”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深思熟虑和策略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深藏不露的智者或强大的领导者,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惊人的力量。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面试中使用“敛威”的策略,没有过早展示我的所有技能,而是在面试官提出具体问题时才逐步展示我的能力,最终获得了这份工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敛威”:
在沉默的夜幕下,他敛威如山,
等待着黎明的第一缕光,
那时,他将展翅高飞,
在风暴中,彰显他的力量。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战士在黑暗中静静站立,全身装备但未展示任何动作,这种静止和准备状态就是“敛威”的视觉表现。听觉上,可能是一段低沉而有力的背景音乐,强调等待和准备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lay your cards close to your chest”,意味着保持秘密或不轻易展示自己的意图。
“敛威”是一个充满策略性和深思熟虑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和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特定情况下更好地表达自己,还可以增强我们的语言敏感性和策略思维。
1.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2.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