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5:37
探勘(tàn kā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探索和考察来发现或评估某物的价值或特性。在专业领域中,特别是地质学和矿业中,探勘通常指的是对地下资源(如矿产、石油、天然气等)的勘探活动,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目的是为了找到潜在的资源储量。
探勘一词由“探”和“勘”两个字组成。“探”字古已有之,意为深入调查或摸索;“勘”字则有校对、核实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指代专业勘探活动的词汇。
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探勘活动常常引发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讨论。探勘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经济利益,也涉及到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
探勘一词给人以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联想,带有一定的冒险和科学探索的色彩。它激发人们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对科学发现的期待。
在个人经历中,探勘可能与地质学或矿业相关的工作经历有关,或者是在旅行中对未知地域的探索。例如,参与一次地质调查,体验探勘的实际过程,了解地质学家如何通过科学方法发现地下资源。
在诗歌中,可以将探勘比喻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心灵的探勘,深邃如无底洞, 每一次呼吸,都是对未知的呼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地质学家在荒凉的沙漠中使用仪器进行探勘的场景,或者在深海中进行石油探勘的壮观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地质钻探的声音,或是探险队在丛林中行进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与“探勘”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exploration”或“prospecting”。在不同的文化中,探勘活动可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方法,但都体现了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
探勘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但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也代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探勘这一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1.
【探】
(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探,远取之也。 、 《尔雅》。注:“摸取也。”-探,取也。 、 《铨言》。注:“捉筹也。”-必探筹而定分。 、 《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 、 《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 《荀子·君道》-不待探筹投钩而公。 、 《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 、 《聊斋志异·促织》-探石发穴。
【组词】
探丸、 探囊
2.
【勘】
(形声。从力,甚声。本义:校订,核对)。
同本义(考订核实异同)。
【引证】
《说文新附》-勘,校也。 、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
【组词】
勘合、 勘对、 勘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