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6:43
“不象样”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不符合应有的标准或样子,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做得不好、不符合规范或期望。这个词汇带有贬义,意味着批评或不满。
在不同的语境中,“不象样”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不象样”这个词汇源于汉语,其中“不”表示否定,“象样”原指符合某种标准或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表达不满或批评。
在中国文化中,“不象样”常常用来批评那些不符合社会规范或期望的行为。在强调礼仪和规范的社会背景下,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高。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失望或不满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专业、不认真或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不象样”来批评那些不符合期望的行为,例如在看到一个不整洁的工作环境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色不象样,星光黯淡无光,夜空下的城市,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杂乱无章的房间,与“不象样”的描述相符。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批评的声音或不满的语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 up to par”或“not up to standard”,用来表达类似的不满或批评。
“不象样”是一个在汉语中常用的批评性词汇,用于表达对不符合标准或期望的事物的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
3.
【样】
(形声。从木,羕(yàng)声。本义:栩实,字亦作橡)。
假借为“像”。式样。
【引证】
唐·白居易《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组词】
样银、 样儿、 样子间、 样米、 样物、 样度、 样当、 样制、 样钱
1. 【不象】 样钱
2. 【不象样还是不向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