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35:10
词汇“枯犷”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最契合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枯犷”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枯”和“犷”。
结合起来,“枯犷”可以理解为形容事物既失去了生机,又显得粗野、不驯。
由于“枯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荒凉或人物性格的粗犷。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
“枯”和“犷”都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但在现代汉语中,“犷”的使用频率较低,因此“枯犷”作为一个组合词,其词源和演变并不明显。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枯犷”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特定的美学风格,如荒野美学或原始主义。
“枯犷”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荒凉、野性的自然景观,或是某种不羁的艺术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由于“枯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枯犷”用来形容一个荒凉的世界,或是某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枯犷的荒原,或是粗糙的岩石表面。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某种原始、野性的节奏。
由于“枯犷”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并不明显。
“枯犷”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范围有限,但在特定的文学或艺术语境中,它可以传达出独特的情感和美学效果。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犷】
(形声。从犬,广声。本义:犬凶恶,凶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犷,犬犷犷不可附也。 、 《韩诗·泮水》-犷彼淮夷。 、 《汉书》-犷犷亡秦。 、 《后汉书·光武纪》注-犷,猛也。 、 《汉书·段颎传》注-犷,恶也。
【组词】
犷兽、 犷狉、 犷恶、 犷戾、 犷狠、 犷暴、 犷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