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4:23
椿庭萱堂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椿庭”和“萱堂”两个词组成。其中,“椿庭”指的是父亲,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大椿”,象征长寿和高龄;“萱堂”指的是母亲,源自《诗经·卫风·伯兮》中的“萱草”,象征忘忧和母亲的居所。因此,“椿庭萱堂”整体上指的是父母,特别是用来尊称对方的父母。
在文学作品中,“椿庭萱堂”常用于表达对对方父母的尊敬和敬爱,如在书信、贺词或悼文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正式或文雅的场合。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和古典文献学中,这个词汇用于学术讨论和文本分析。
“椿庭”和“萱堂”均源自**古代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汇逐渐合并,形成了“椿庭萱堂”这一成语,用以尊称对方的父母。
在**传统文化中,尊敬父母是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则。因此,“椿庭萱堂”这一表达方式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和敬爱,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孝”的核心价值观。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温馨和尊敬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家庭和谐、孝顺和传统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使用,但在特定的文化或传统活动中,如婚礼、寿宴或悼念仪式中,可能会听到或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椿庭萱堂,岁月悠悠,孝心不改,爱意长流。”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中年人细心照料着坐在庭院中的父母,周围是盛开的萱草和古老的椿树,这样的场景充满了温馨和宁静。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loved parents”或“dear parents”,但缺乏“椿庭萱堂”所蕴含的深厚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椿庭萱堂”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是对父母的尊称,也是对传统孝道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认同感。
不幸椿庭殒丧,深赖萱堂训诲成人。
1.
【椿】
同本义。
【引证】
《庄子·逍遥游》。司马注:“椿木一名橓。”-上古有大椿者。
2.
【庭】
(形声。从广,廷声。广(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庭,宫中也。 、 《荀子·儒效》-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 、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藜棘树于中庭。
【组词】
庭落、 庭庑、 庭炬、 庭阶
3.
【萱】
(形声。从艸,宣声。本义:萱草。一种草本植物,传说可以使人忘忧)。
古称母亲居室为萱堂,后因以萱为母亲或母亲居处的代称。
【引证】
《红楼梦》-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
【组词】
萱辰、 萱亲、 萱草
4.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