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6:56
词汇“友洽”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友”表示朋友或友好,而“洽”表示融洽或和谐。结合起来,“友洽”通常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友好和谐的关系。
“友洽”的字面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的是人际关系中的友好和融洽。
“友洽”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友”和“洽”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友好和谐关系的词汇。
在**文化中,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友洽”这样的词汇在社会交往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鼓励人们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友洽”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和谐的社交场景,如朋友间的聚会或家庭团聚。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努力与同事和邻居保持友洽的关系,这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友洽”来描绘一幅和谐的画面:
春风拂面,花开正艳,
友洽之声,回荡心间。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朋友围坐在篝火旁,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友洽”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riendly and harmonious”,虽然不如“友洽”简洁,但传达了相似的友好和谐的意味。
“友洽”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还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和谐的重视。在学*语言和进行交流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
2.
【洽】
(形声。从水,合声。本义:沾湿,浸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洽,沾也。 、 张衡《东京赋》-仁洽道丰。 、 《汉书·终军传》-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 、 《淮南子·要略》-内洽五藏。
【组词】
洽濡、 洽润、 洽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