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1:57
词汇“[成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成式”可以理解为“形成的模式”或“既定的形式”。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个假设的定义进行。
“成式”可以解释为某种已经形成并被广泛接受的模式或形式,通常指在某个领域或活动中已经确立的标准或惯例。
由于“成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成”(形成、完成)和“式”(形式、样式)两个字组合而成。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成式”可能被视为保守或过时的象征,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代表稳定和可靠性。
“成式”可能让人联想到传统、稳定和可靠,但也可能带来保守和缺乏创新的负面联想。
在个人经历中,“成式”可能体现在遵循某种既定的学习方法或工作流程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歌,成式不改,风华依旧。”
“成式”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建筑风格或传统的音乐形式。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概念上可以与“传统”、“惯例”等词汇相联系。
“成式”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它代表了某种已经形成并被接受的模式或形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传统的多样性。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式】
(形声。从工,弋(yì)声。工有“矩”的意思。本义:法度;规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式,法也。 、 《周书·谥法》-式,法也。 、 《诗·大雅·下武》。传:“法也。”-下士之式。 、 《周礼·篔人》。注:“谓筮制作法式也。”-三曰筮式。 、 《周礼·典妇功》-掌妇式之法。 、 《周礼·太宰》。注:“谓用财之节度。”-九式。
【组词】
式度、 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