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1:56
词汇“成德”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成”和“德”。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成德”字面意思是指形成或培养良好的品德。在儒家思想中,“成德”特指通过学*和实践达到道德修养的境界。
“成德”一词源自儒家经典,如《论语》中提到的“成仁”和“成德”,强调通过学*和实践达到道德上的完善。
在**传统文化中,“成德”是个人修养的重要目标,与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紧密相关。
“成德”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形象。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参与一个志愿者项目,帮助青少年成德,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成德”:
春风化雨润心田,
成德立志在少年。
修身齐家治国平,
德行天下照人间。
“成德”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在山林中静坐,周围环绕着书卷和自然的美景,象征着通过学*和自然环境的熏陶达到道德修养。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virtue”(美德)或“moral character”(道德品格),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
“成德”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和道德意义的词汇,它不仅在文学和教育领域有重要应用,也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有深远影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成德”这一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和传达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