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8:49
词汇“怀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怀”通常指心中怀有某种情感或想法,“负”则有承担、负担的含义。结合起来,“怀负”可以理解为心中承担着某种情感或责任。
“怀负”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心中承担着某种情感或责任。
由于“怀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负担或情感,但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会使用。
“怀负”这个词组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汉语词汇,它的构成是基于“怀”和“负”两个字的常见含义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字通常是分开使用的,没有形成固定的词组。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怀负”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内心坚强,承担着重大责任或情感负担的人。
“怀负”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责任感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默默承受压力,内心坚强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需要使用“怀负”这个词的情况,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怀负”来表达深沉的情感:
月光下,我怀负着对你的思念,
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永不熄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月光下,肩负着沉重的背包,象征着内心的负担。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怀负”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词汇来实现。
“怀负”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能够准确地表达一种内心深处的负担或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
2.
【负】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 、 《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 汉·贾谊《治安策》-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守自负年德,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