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5:26
冤情:指受到不公正对待或错误指控的情况,通常涉及法律或道德上的不公。
冤情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冤"字意为不公正,"情"字意为情况或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在法律和道德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冤情常常与正义和道德紧密相关。许多古代文学作品和戏剧都探讨了冤情的主题,反映了社会对正义的追求。
冤情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悲愤和无奈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无辜者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情景,引发对正义的渴望和对不公的愤怒。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冤情,他们可能会寻求法律援助或通过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不满,以期得到公正的对待。
诗歌:
在黑暗的法庭上,
冤情如影随形,
无辜者的泪水,
滴落在冰冷的石板上。
视觉:想象一个无辜者在法庭上陈述自己的冤情,周围是冷漠的法官和律师。 听觉:可以是一段悲伤的音乐,伴随着无辜者的陈述声。
在英语中,冤情可以对应为 "injustice" 或 "wrongful accusation"。不同文化中对冤情的处理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情感和诉求是相似的。
冤情是一个深刻反映社会正义和道德观念的词汇。它在文学、法律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追求公正。
1.
【冤】
(会意。从兔,从冖(mì)。“冖”表示覆盖。兔子被覆盖住了,卷曲不能伸。或从冖,表示在房屋内。本义:屈缩;不舒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冤,屈也。从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 、 《广雅》-冤,曲也。 、 《汉书·息夫躬传》。颜师古注:“冤,屈也”-冤颈折翼,庸得往兮!
【组词】
冤曲、 冤伏、 冤延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