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25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贷款协议规定的条件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贷款。这些贷款可能已经逾期,或者银行预计其回收的可能性较低,通常包括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
“不良贷款”一词源自金融领域的专业术语,随着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发展,其定义和分类也在不断演变。
在金融危机期间,不良贷款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反映了社会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健康的担忧。
提到不良贷款,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经济衰退、失业和财务困境,带来一种负面和焦虑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不良贷款可能与个人或家庭的财务规划和风险管理相关,例如避免过度借贷。
在诗歌中,可以将不良贷款比喻为“经济的毒瘤”,描述其对社会和个人的破坏性影响。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银行大楼和堆积的文件,象征不良贷款的累积;音乐方面,可以选择沉重或紧张的旋律,增强不良贷款带来的负面情绪。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non-performing loan”,德语中的“Problemkredit”,虽然表达不同,但都指向同一概念。
不良贷款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术语,不仅在专业领域有广泛应用,也影响着公众对经济和金融的认知。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良】
(形声。本义:善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良,善也。 、 《诗·邶风·日月》-德音无良。 、 《诗·鄘风·鹑之奔奔》-人之无良。 、 诸葛亮《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
【组词】
天良、 驯良、 良正
3.
【贷】
(形声。从贝,代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施予;给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贷,施也。 、 《广雅》-贷,予也。 、 《大戴礼记·千乘》-以财投长曰贷。 、 《周礼·泉府》。司农注:“谓从官借本贾也。”-凡民之货者。 、 《孟子》-又称贷而益之。 、 《庄子·天运》-不贷无出也。 、 《汉书·食货志下》-贳贷卖买。
【组词】
贷施、 贷恤
4.
【款】
(会意。从欠,塞。省。本义:真诚;诚恳)。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诂一》-款,诚也。 、 《史记·司马相如传》-谒款天神。 、 《汉书·司马迁传》-欲效其款款之愚。
1. 【不良】 贷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