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0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08:14
河朔饮: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字面意思是在河朔地区(今河北省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带)饮酒。在古代文学中,它常用来形容在边疆或北方地区豪放不羁的饮酒方式,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在文学作品中,“河朔饮”常用来描绘边塞诗人的豪放情怀,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的豪迈气概。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古代文化或文学时,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
同义词:边塞饮、北地饮 反义词:江南饮(指江南地区的细腻、文雅的饮酒方式)
“河朔饮”一词源于**古代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称呼“河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那种豪放、不羁的饮酒方式。
在**古代,河朔地区是边疆,常有战事,因此这里的饮酒文化带有一定的豪放和坚韧的特质。这种饮酒方式反映了边疆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特色。
提到“河朔饮”,我联想到的是广阔的草原、豪迈的歌声和烈酒。这种词汇带有一种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河朔饮”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这个词汇常常让我感受到作者的豪情壮志,激发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河朔饮风霜,边城月如钩。豪情满怀处,酒洒英雄愁。”
想象一幅画面:在北方的草原上,一群人围坐在篝火旁,举杯畅饮,歌声豪迈。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河朔饮”的豪放与不羁。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rontier drinking”或“wild west drinking”,都带有边疆或野性的意味,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有所不同。
“河朔饮”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饮酒方式的描述,它还承载了*古代边疆文化的特色和豪放不羁的精神。在学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文化和文学的魅力,也增强了我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的认识。
1.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2.
【朔】
(会意。从月,从屰,屰(nì)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朔,月一日始苏也。 、 《释名》-朔,月初之名也。 、 《白虎通·四时篇》-月言朔。 、 《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朔月奠。 、 《诗·小雅·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初,薙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
【组词】
朔参官、 朔望之礼、 朔望之辰、 朔晦、 朔法、 朔数、 朔食、 朔旦
3.
【饮】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引证】
《诗·大雅·公刘》-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组词】
饮羊、 饮水、 饮马长江
用酒食款待。
【引证】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
【组词】
饮客、 饮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