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0:21
河梁别: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文学,字面意思是“在河上的桥梁上告别”。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深情而又悲伤的离别场景,尤其是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恋人、朋友或亲人之间的离别之情。
在文学作品中,“河梁别”常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凄美的氛围,强调离别的无奈和不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讨论或历史话题中,它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历史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
同义词:桥头别、河畔别、桥上别 反义词:重逢、相聚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具体场景的描述,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情感和行为。
“河梁别”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词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一种文学意象,用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场景。
在**文化中,河流和桥梁常常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如生命之河、连接两岸的纽带等。因此,“河梁别”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告别场景,它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悲伤和不舍。它让我联想到古代人们面对离别时的无奈和深情,以及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没有直接遇到“河梁别”的场景,但在阅读古代诗词时,我常常被这种深情的离别所打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河梁别,泪两行,相思无尽夜漫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老的桥梁横跨在一条宽阔的河流上,两个人在桥上依依惜别。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乐器的悠扬旋律,如古筝或笛子,营造出一种古朴而悲伤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离别场景可能用不同的词汇和意象来表达,如西方的“farewell at the dock”(码头告别)。
“河梁别”这个词汇在*文学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仅描述了一个离别的场景,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1.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2.
【梁】
(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梁,水桥也。 、 《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梁丽可以冲城。 、 《左传·庄公四年》-除道梁溠。 、 《礼记·月令》-谨关梁。 、 《孟子》-十一月舆梁成。 、 《国语·周语》-十月成梁。 、 《国语·晋语》-津梁之上。 、 《诗·大雅·大明》-造桥为梁,不显其光。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 、 《庄子》-泽无舟梁。
【组词】
河梁、 津梁、 桥梁、 梁缘、 梁头、 梁津、 梁栈
3.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