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5:33
词汇“中石饮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含义。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中石饮羽”字面意思是指箭射中石头,箭羽没入石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射箭技艺高超,力量极大。
“中石饮羽”源自古代对射箭技艺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更通俗的表达所替代,因此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古代,射箭是六艺之一,是士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中石饮羽”不仅是对技艺的赞美,也是对古代士人精神的一种体现。
这个成语给人以力量和精准的联想,让人感受到古代勇士的英勇和技艺的高超。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很少有机会使用,除非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讨论中。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勇士的诗歌时,可以使用“中石饮羽”来描绘勇士的英勇形象。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勇士拉满弓,箭矢飞出,准确无误地射入石头,箭羽深深没入,这一刻的静谧与力量感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来表达。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箭如流星”等,也能传达类似的意境。
“中石饮羽”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反映了古代对技艺和勇气的赞美。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丰富性。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
3.
【饮】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引证】
《诗·大雅·公刘》-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组词】
饮羊、 饮水、 饮马长江
用酒食款待。
【引证】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
【组词】
饮客、 饮劳
4.
【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羽毛形,即鸟的长翎(líng)形。“羽”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羽”的字多与羽毛有关。本义:鸟毛,特指鸟的长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羽,鸟长毛也。象形。 、 《孔子家语·执辔》-羽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 、 《周礼·舞师》-教羽舞。 、 《左传·隐公五年》-初献六羽。 、 《考工记·钟氏》-染羽。 、 《墨子·旗帜》-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
【组词】
羽葆鼓吹、 羽葆翠盖、 羽葆花旌、 羽仪廊庙、 羽旆、 羽佩
1. 【饮羽】 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