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5:41
“以备万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为了预防可能发生的意外或不测情况而提前做好准备。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即在事情尚未发生时,提前采取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或问题。
在不同的语境中,“以备万一”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以备万一”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它直接表达了“为了应对可能的意外情况而提前准备”的意思。
在文化中,“以备万一”体现了人重视预防和准备的传统文化观念。这种观念在**的历史和现代社会中都有所体现,如在农业、建筑、医疗等领域。
这个成语给人以谨慎、周到和负责任的情感联想。它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预见性和准备性,以应对不可预见的情况。
在个人生活中,我经常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或他人做好准备。例如,在计划一次长途旅行时,我会提醒自己带上一些常用药品,以备万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我携伞而行,
以备万一,雨落无声。
视觉上,可以联想一个人在雨天打开伞的场景,强调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听觉上,可以联想雨滴落在伞上的声音,象征着未雨绸缪的智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just in case”或“be prepared”,都强调了预防和准备的重要性。
“以备万一”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表达,它不仅体现了预防和准备的文化观念,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大时代来了,我们必须练习到脚能跑,手能作、肩能扛,以备万一。
你走后,夫人担心慧梅姑娘在混战中会有三长两短,命老神仙立即动身赶来,~。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