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3:47
燕坐: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像燕子一样坐着”,通常用来形容人坐姿轻盈、优雅,或者形容人安静地坐着,享受片刻的宁静。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燕坐常用来描绘人物的优雅姿态或宁静的心境,如“她燕坐于窗前,手中捧着一本书,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宁静。”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燕坐可能不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为了形容某人的坐姿特别优雅或舒适。
专业领域:在某些专业领域,如瑜伽或舞蹈,燕坐可能指特定的坐姿或动作。
同义词:
反义词:
词源:燕坐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燕子轻盈飞翔的观察,人们将其优雅的姿态引申到人的坐姿上。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燕坐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人坐姿优雅或安静地坐着。
在**传统文化中,燕子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此燕坐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文化寓意,象征着宁静、和谐。
情感反应:燕坐给人以宁静、优雅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平和的心境和美好的时光。
联想:想到燕坐,可能会联想到古典文学中的场景,或是现代生活中的片刻宁静。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阅读会上看到一位女士燕坐于窗边,她的姿态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歌:
燕坐于晨曦,
书卷在手,心自宁。
阳光轻抚,
时光静好,如诗如画。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燕坐于窗前,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她的身上,形成一幅宁静的画面。
听觉联想:想象在燕坐时,耳边传来轻柔的音乐,或是鸟儿的鸣叫声,增添一份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燕坐”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优雅地坐着”或“安静地坐着”在不同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达。
通过对“燕坐”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蕴含的优雅和宁静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