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0:01
词汇“燕垒”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进行推断和解释。
“燕垒”字面意思是指燕子筑巢的墙壁或建筑物的一部分。燕子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它们喜欢在人类的建筑物上筑巢,因此“燕垒”可以理解为燕子选择筑巢的地方。
由于“燕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燕垒”来象征家园的温馨或生活的安宁。
同义词:燕巢、燕窝 反义词:这个词汇较为特殊,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燕垒”一词的词源较为简单,由“燕”(一种鸟类)和“垒”(墙壁或建筑物的一部分)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提及燕子筑巢的描述,但“燕垒”作为一个独立词汇的使用并不广泛。
在**文化中,燕子常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为它们在人类居住的地方筑巢,被认为是家庭和谐与幸福的象征。因此,“燕垒”可能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积极的意义。
“燕垒”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春天的到来以及生命的循环。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和家园的情感反应。
由于“燕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燕垒”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春风拂过古老的屋檐, 燕子在燕垒中呢喃, 带来了希望的讯息, 在每个温暖的晨曦。”
“燕垒”可能让人联想到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的画面,以及它们清脆的鸣叫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燕垒”的词汇,但燕子筑巢的行为在世界各地都有所体现,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
“燕垒”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使用场景相对有限。在学这个词汇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燕子在人类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在文学创作中的潜在用途。尽管“燕垒”不是一个日常使用的词汇,但它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为语言学者提供了探索和创造的空间。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垒】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垒,军壁也。 、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 、 《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 、 《左传·僖公十九年》-因垒而降。 、 《左传·宣公十二年》-摩垒而还。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于城内更筑坚垒。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
【组词】
垒培、 垒尉、 垒和、 垒口、 垒舍、 深沟高垒;两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