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2:20
扮相: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演员在戏剧、电影、电视剧等表演艺术中,根据角色需要所做的化妆和服装搭配,以塑造角色的外在形象。它不仅包括化妆,还包括服装、发型等元素,目的是为了让演员更好地融入角色,使观众能够通过外在形象快速识别角色特征。
在文学中,“扮相”可能被用来描述角色塑造的细节,强调作者如何通过外在形象来传达角色的内在性格。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为了特定场合或目的而做出的外在改变。在专业领域,如戏剧和电影制作中,“扮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涉及到化妆师、服装设计师和演员的协作。
同义词:化妆、造型、装扮 反义词:素颜、原貌、本色
同义词中,“化妆”更侧重于面部的美化或改变,“造型”可能包括发型和服装的整体设计,“装扮”则是一个更广义的词,包括了化妆、服装和行为举止的改变。反义词则强调保持自然或原始的状态。
“扮相”一词源于中国传统戏剧文化,最初指的是演员为了扮演不同角色而进行的装扮。随着电影和电视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范围扩大,现在广泛应用于各种表演艺术中。
在中国,戏剧和电影一直是重要的文化形式,因此“扮相”在塑造文化形象和传承艺术风格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是艺术表现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提到“扮相”,我联想到的是戏剧舞台上的神秘和变化,以及演员通过外在形象传达情感和故事的能力。这种联想让我感到一种艺术的美和创造的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与学校的戏剧表演,亲身体验了扮相的过程。从选择服装到化妆,每一个步骤都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角色和故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扮相”:
在灯光的照耀下,她的扮相如梦似幻, 每一笔妆容,都是对角色深情的诠释。
想象一个戏剧舞台,灯光聚焦在一位演员身上,她的扮相精致而富有表现力,音乐缓缓响起,营造出一种戏剧性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makeup”和“costume”更常用来描述类似的
1.
【扮】
(形声。从手,分声。(fěn)本义:握,并)。
打扮,装扮。
【引证】
《征四寇传》-鲁智深、武松扮作行脚僧。
【组词】
扮作客人;扮女人;扮相;扮戏子
2.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