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4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48:52
词汇“[淅冽冽]”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三个相同的字“冽”组成,通常用来形容风声或水声的清脆、冷冽。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淅冽冽”形容声音清脆、冷冽,常用来描述风声或水声,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淅冽冽”由“冽”字重复三次组成,“冽”字本身有冷冽的意思,重复使用加强了这种冷冽的感觉。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仍保留这一用法。
在**文化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常常带有诗意,使用“淅冽冽”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文学作品的意境和美感。
使用“淅冽冽”这个词汇时,常常会联想到清新、凉爽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在描述自然环境或创作文学作品时,可以使用“淅冽冽”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光点点,风声淅冽冽,伴我入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夜晚山谷中风吹过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清脆的风声或水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形容词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淅冽冽”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能够生动地描绘自然声音,增强文学作品的意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1.
【淅】
(形声。从水,析声。本义:淘。
【引证】
《说文》-淅,洒米也。 、 《广雅》-淅,洒也。 、 《淮南子·兵略》-淅米而储之。 、 《仪礼·士丧礼》-祝淅米于堂。 、 《晋书》-矛头淅米剑头炊。
【组词】
淅米、 淅玉、 淅二泔、 淅箕
淘过的米,洗后控去水的米。
【引证】
《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
2.
【冽】
寒冷。亦作“洌”。
【引证】
《诗·小雅·大东》-有冽氿泉,无浸获薪。 、 左思《杂诗》-秋风冽冽,白露为朝霜。
【组词】
冽冽、 冽风、 冽厉
清澄。
【引证】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组词】
冽香、 冽泉、 清冽
3.
【冽】
寒冷。亦作“洌”。
【引证】
《诗·小雅·大东》-有冽氿泉,无浸获薪。 、 左思《杂诗》-秋风冽冽,白露为朝霜。
【组词】
冽冽、 冽风、 冽厉
清澄。
【引证】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组词】
冽香、 冽泉、 清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