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7:00
扭转干坤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或情况。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能够改变事物的本质或发展方向。
在文学作品中,“扭转干坤”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壮举或重大决策的影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夸大某人的能力或某**的重要性。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政治,它可能用来描述战略决策或危机管理的效果。
同义词:翻天覆地、改天换地、转危为安 反义词:无济于事、杯水车薪、徒劳无功
“扭转干坤”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的宇宙观,其中“干坤”代表天地,是宇宙的根本。这个成语在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逐渐普及,成为描述重大变革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扭转干坤”常与英雄主义和领导力联系在一起,象征着个人或集体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和社会。在社会变革或重大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强调个人或集体行动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烈的正面情感,联想到力量、希望和变革。它激发人们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在困难时刻做出关键决策或采取行动的经历,如在职业发展或个人挑战中取得重大突破的时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扭转干坤的一刻,星辰也为之动容,岁月为之改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英雄站在高山之巅,面对着翻滚的云海,象征着他的力量和决心。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激昂的音乐,如交响乐中的高潮部分,象征着变革的力量。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urn the tide”或“change the course of histor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改变重大局面的意思。
“扭转干坤”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改变的可能性,也激励人们去追求和实现这种改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1.
【扭】
(形声。从手,丑声。本义:用手拧)。
揪住。
【引证】
《官场现形记》-大众见他二人扭在一起。
【组词】
扭殴、 扭拽、 扭拽、 扭搜
2.
【转】
旋转;打转。
【引证】
《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者飘转。
【组词】
转丸、 转灯、 机器转子团团转;砂轮转得快;地球绕着太阳转
绕过。
【引证】
《老残游记》-由千佛山脚下往东,转过山坡,竟向南去。
3.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4.
【坤】
(形声。从土,申声。本义:八卦之一,象征地)。
地,大地。
【引证】
《说文》-坤,地也,易之卦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坤,土也。 、 《易·说卦》-坤也者,地也。 、 《宋书·乐志》-山岳河渎,皆坤之灵。
【组词】
坤元、 坤母、 坤后、 坤珍、 坤轴、 坤维、 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