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9:42
“作响”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发出声响或噪音。它通常用来描述物体因碰撞、摩擦、振动等原因而产生的声音。
“作响”由“作”和“响”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作”有制造、产生的意思,“响”则指声音。随着语言的发展,“作响”逐渐固定为一个词,用来描述声音的产生。
在某些文化中,特定的声音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例如,在传统文化中,钟声作响常与寺庙或仪式相关联,具有神圣和庄严的意味。
“作响”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自然环境中的声音,如鸟鸣、风声,或是紧张场景中的突然声响,如枪声、爆炸声。这些声音可以唤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从平静到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听到家里的老式挂钟作响,每次听到这种声音,都会让我想起童年的时光和家的温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作响”:
风,轻轻地,
穿过无边的麦田,
麦穗作响,
如同大地的低语。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钟楼在黄昏时分,钟声作响,回荡在古老的街道上。这种场景不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也带来听觉上的震撼。
在英语中,“作响”可以对应为“make a sound”或“ring out”。不同文化中,对于声音的描述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声音作为交流和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在所有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作响”这个词虽然简单,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它不仅描述了声音的产生,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声音的感知和情感反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响】
(形声。从口,鄉声。本义:回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響,声也。 、 《剧秦美新》-炎光飞响。 、 《史晨奏铭》-黄玉响应。 、 《易·系辞》-其受命也如响。 、 《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汉·贾谊《过秦论上》-云集响应。 、 《聊斋志异·促织》-绝无踪响。
【组词】
响臻、 响彻;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