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1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19:34
“作古”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人去世、死亡。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婉转地表达某人已经离世的事实,带有一定的文雅和尊重的意味。
“作古”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在古代,人们常用“作古”来表达某人去世,这一用法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古”逐渐演变成一个带有文雅色彩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表达往往带有一定的尊重和敬畏。因此,“作古”作为一个婉转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
“作古”一词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淀、生命的无常以及对逝者的怀念。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参加家族长辈的葬礼时听到“作古”这个词的使用,它让我感受到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作古”:
在那遥远的山谷,
一位诗人作古已久,
他的诗篇,
如同山间的清泉,
永远流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墓地的画面,墓碑上刻着“作古”的字样,给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庄重、缓慢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来增强“作古”带来的肃穆氛围。
在英语中,与“作古”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eceased”或“passed away”,这些词汇同样带有尊重和婉转的意味。不同文化中对死亡的表达方式各有特点,但都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通过对“作古”这一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文雅和尊重的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