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3:12
“断梗流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断了的梗和漂流的萍草。基本含义是形容人漂泊无定,生活不稳定,像断了的梗和漂流的萍草一样。
在文学中,“断梗流萍”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命运多舛,生活漂泊不定。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人生经历或旅行经历时,可能会用到类似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体的生活状态和社会流动性。
同义词:
反义词:
“断梗流萍”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人生哲学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断梗流萍”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因战乱、政治动荡或个人原因而四处漂泊的人。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稳定和家园的重视,以及对那些无法安定生活的人的同情。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无奈。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安定下来的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朋友因为工作或个人原因频繁搬家,他们的生活就像断梗流萍一样。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断梗流萍,随风飘荡, 何处是归途,何处是港湾? 岁月如梦,人生如戏, 漂泊的心,何时能安?”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片漂浮在水面上的断梗和萍草,随波逐流,无依无靠。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水面,萍草轻轻摇曳的声音,给人一种孤独和漂泊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ifting like a leaf in the wind”,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也传达了漂泊无定的概念。
“断梗流萍”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人生漂泊无定的状态,它在文学和社会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学和理解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背景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成语的运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生百龄同臂伸,断梗流萍暂相亲。
1.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
2.
【梗】
(形声。从木,更声。本义:一种树)。
刺榆(Hemiptelea davidii)的古名。
【引证】
《说文》。按,叶小于常榆,刺如柘刺,其木坚韧,中犊车材,即诗之山有枢。-梗,山枌榆。荚可为芜荑也。
3.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4.
【萍】
(会意兼形声。从水,苹,苹亦声。本义:浮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萍,苹也。水草也。 、 《礼记·月令》。注:“蓱,萍也。其大者曰蘋。”-蓱始生。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萍合、 萍浮、 萍飘梗泛、 萍迹、 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