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2:39
“曲腰哈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弯曲腰部,低下背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年老、劳累或者疾病而身体弯曲,姿态显得非常谦卑或者疲惫。
在文学作品中,“曲腰哈背”常用来描绘老人的形象,强调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艰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因为长时间的工作或某种负担而显得疲惫不堪。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老年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特定的身体状况或疾病症状。
同义词:驼背、弯腰、佝偻 反义词:挺胸、昂首、直立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身体姿态时各有侧重,如“驼背”更侧重于背部弯曲的状态,而“挺胸”则强调身体的直立和自信。
“曲腰哈背”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曲腰”和“哈背”两个动作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身体的姿态。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也常用来形容老人的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
在**传统文化中,老人常常被赋予智慧和尊严的象征,但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尊重。使用“曲腰哈背”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老年人的身体状态,也隐含了对他们生活经历的尊重和理解。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尊敬。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经历岁月洗礼,依然坚韧不拔的老人,他们的形象虽然弯曲,但内心可能充满了智慧和力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许多老人因为长期的劳作和生活的压力,身体变得曲腰哈背。这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们的交流,尊重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刀,刻下曲腰哈背的痕迹,但心中的火焰,依旧燃烧不息。”
看到“曲腰哈背”这个词汇,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位老人缓慢行走的画面,背景音乐可能是柔和而深沉的,如古典音乐中的大提琴独奏,传达出岁月的沉重和生命的坚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nt over with age”或“stooped with years”,这些表达也用来形容老年人因为年龄而身体弯曲的状态。
通过对“曲腰哈背”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老年人和表达尊敬方面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身体的姿态,也反映了文化和情感的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情感的传递。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腰】
(形声。从肉,要声。本作“要”。本义:紧接肋或胸以下的部分;胸和髋之间的身体的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后汉书》-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组词】
腰板、 腰腿
3. 【哈】
4.
【背】
(形声。从肉,北声。本义:脊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背,脊也。 、 《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 、 《史记·梁孝王世家》-牛足出背上。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 明·魏学洢《核舟记》-左手抚鲁直背。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不呼则杖其背。
【组词】
芒刺在背;背袋、 背花、 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