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3:52
词汇“[曲至]”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性的分析来探讨这个词汇,如果它存在的话,可能会有的含义和用法。
假设“曲至”是一个汉语词汇,它可能的字面意思是“弯曲直到”或“曲折到达”。基本含义可能是指通过曲折的路径或方式达到某个目的地或状态。
由于“曲至”不是一个已知的词汇,我们无法提供确切的词源和演变历史。但如果它是一个新造的词汇,可能是由“曲”(弯曲)和“至”(到达)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通过曲折路径到达的意思。
在强调直接性和效率的现代社会,“曲至”可能被用来提醒人们,有时候曲折的路径也能带来独特的收获和体验。
“曲至”可能让人联想到耐心、坚持和探索未知的精神。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复杂路径的好奇和对最终目标的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个人成长或职业发展的非线性路径,强调过程中的学习和成长。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曲至”来描绘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复杂性,如“山径曲至,溪水潺潺,心随景动,意随境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蜿蜒的小径穿越森林,带来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视觉体验。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曲折、情感丰富的乐曲,增强“曲至”的听觉感受。
如果“曲至”是一个汉语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meandering”或“circuitous”。
尽管“曲至”不是一个已知的汉语词汇,通过假设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语言表达中的潜在价值和多样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至】
(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
同本义(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
【引证】
《说文》-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 、 《论语》-凤鸟不至。 、 《字林》-至,到也。 、 《广韵》-至,到也。 、 《书·牧誓》-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 《诗·豳风·东山》-我征聿至。 、 《墨子·辞过》-远道不至。 、 《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论语·微子》-至则行矣。 、 唐·柳宗元《三戒》-至则无可用。 、 汉·王粲《登楼赋》-风雨骤至。 、 《老子·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史记·李将军列传》-孝武帝时,至代相。 、 宋·文天祥《后序》-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富者不能至。 、 《聊斋志异·狼三则》-前狼又至。 、 清·洪亮吉《治平篇》-至子之世。
【组词】
至旦、 水流至足;至竟、 至止、 无微不至;自春至冬;由东至西;至于、 至乎、 至至、 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