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0:05
词汇“憎烦”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憎”表示厌恶、讨厌,“烦”表示烦恼、不耐烦。结合起来,“憎烦”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感到极度厌恶和不耐烦的情绪。
“憎烦”的字面意思是对某人或某事感到厌恶和不耐烦,通常用于表达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
“憎”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厌恶;“烦”字则有烦恼、烦扰之意。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憎烦”这个词汇,用来表达更强烈的负面情绪。
在中国文化中,“憎烦”常常与个人的情感体验相关,反映了人们对不愉快经历的反应。在社会交往中,适度的“憎烦”表达可以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憎烦”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种压抑和不满的情绪,它可能源于对某种持续的不愉快或不公平的感受。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个人的行为和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憎烦”来形容对某些重复性或无意义的工作的感受,比如对繁琐的行政程序感到憎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憎烦”:
憎烦如影随形,
在每个无眠的夜,
缠绕心间,
挥之不去。
“憎烦”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气、刺耳的噪音或混乱的场景,这些都是与负面情绪相关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憎烦”可以对应“loathe”和“irritate”,分别表示强烈的厌恶和轻微的不耐烦。不同文化中对这种情绪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负面情感是共通的。
“憎烦”是一个表达强烈负面情绪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方式。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语言交流中更有效地传达信息。
1.
【憎】
(形声。从心,曾声。本义:憎恨厌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憎,恶也。 、 《礼记·曲礼》-憎而知其善。 、 《国语·晋语》-盗憎主人。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甚憎齐。
【组词】
憎人、 憎妒、 憎命、 憎毒、 憎恨、 憎毁、 憎爱、 憎怜、 憎丑、 憎愤
2.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