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57:37
“合礼”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符合礼仪、礼节或礼制。它强调行为、活动或事物符合既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特别是在正式或传统的场合中。
在文学中,“合礼”可能用来描述人物的行为举止,强调其符合传统美德。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评价某人的行为是否得体。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礼仪学,“合礼”可能特指符合特定规则或标准的行为。
“合礼”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合”意为符合、适合,“礼”指礼仪、礼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可能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合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强调个人行为应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被用来评价个人在公共场合的行为是否得体。
“合礼”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秩序、尊重和和谐。它鼓励人们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出适当的尊重和礼貌。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合礼”这个词来评价朋友在聚会或正式场合的行为。例如,在一次婚礼上,我注意到一个朋友的行为非常合礼,这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合礼”:
春风拂面,花开合礼,
人间四月,处处是诗。
想象一个传统的**婚礼,新人的每一个动作都合礼而优雅,背景音乐是古典的古筝曲,这样的场景会让人联想到“合礼”这个词。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roper”或“appropriate”,它们也强调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合礼”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理解和评价个人在不同社交场合的行为是否得体。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我更加意识到文化和社会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礼】
(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 《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脩五礼。 、 《礼记·王制》-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大戴礼记·本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礼于廷。
【组词】
礼神、 礼祠、 礼诵、 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