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6:36
束手无措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双手被束缚,无法采取行动”。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问题或困难时,感到无计可施,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处境非常困难,无法找到解决办法。
“束手无措”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汉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困境中双手被束缚,无法采取行动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束手无措”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相对照,强调在困境中寻找平衡和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现代社会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时的普遍感受。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无奈和焦虑。它让人联想到在困难面前感到无力和沮丧的情景,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人们在类似情况下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项目管理中遇到一个技术难题,团队成员都感到束手无措。最终,我们通过外部专家的帮助找到了解决方案,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束手无措”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束手无措”融入描述自然灾害的场景,如:
狂风肆虐,树枝折断, 人们束手无措,望着天空叹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在暴风雨中,双手抱头,表情无奈,这正是“束手无措”的视觉表现。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声和人们的叹息声,增强了这种无助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t a loss”或“out of option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相似。
通过对“束手无措”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困境和无助感方面的作用。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也让我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至关重要。
与其束手无措以委输于虏,孰若变通尽利,以庶几虏之可逐也。
《清史稿·讷尔经额传》:“讷尔经额回驻临牫关,素不知兵,~。”
1.
【束】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束,缚也。 、 《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束帛戋戋。 、 《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束帛俪皮。 、 《左传·襄公十九年》-贿荀偃束锦。 、 《周礼·大司寇》-入束矢于朝。 、 《论语》-自行束脩以上。 、 《诗·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
【组词】
束刃、 束刍、 束戈卷甲、 束手、 束火,束炬、 束手束脚、 束竹、 束杖、 束载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措】
(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措,置也。 、 《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 、 《礼记·中庸》。疏:“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学之弗能,弗措也。 、 《汉书·文帝纪》。师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无所刑也。”-几致刑措。
【组词】
措置、 措身、 措手、 措手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