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7:1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7:16:58
词汇“娇惰”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娇”和“惰”。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娇惰”字面意思是指娇气且懒惰。其中,“娇”通常指娇气、娇弱,形容人过于柔弱或娇气,需要特别照顾;“惰”则指懒惰,不愿意做事或缺乏动力。
在文学作品中,“娇惰”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性格上的弱点,如《红楼梦》中的某些角色可能被描述为娇惰。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批评某人既娇气又懒惰。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心理学或社会学研究中讨论人的性格特征。
“娇”字古已有之,原指女子柔美、娇嫩,后来引申为娇气、娇弱。“惰”字则一直指懒惰、不勤快。两个字组合成“娇惰”,强调了一个人既娇气又懒惰的特质。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被视为美德,而娇惰则被视为缺点。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娇惰的现象在一些年轻人中有所增加,这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提到“娇惰”,我可能会联想到那些需要特别照顾,但又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人。这种特质可能会引起一些负面情感,如不满或失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可能遇到过一些表现出娇惰特质的朋友或同事,他们的这种行为有时会影响团队的合作氛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娇惰”:
春风不度玉门关,
娇惰花儿懒开颜。
提到“娇惰”,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懒洋洋的人躺在柔软的床上,周围是精致的装饰,但这个人却不愿意起身做任何事情。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娇惰”的词汇,但可以用“spoiled and lazy”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通过对“娇惰”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含义。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的性格特征时非常有用,尤其是在批评或分析某些行为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娇】
(形声。从女,乔声。本义:妩媚可爱)。
同本义(柔嫩美态)。
【引证】
《说文新附》-娇,姿也。 、 《广韵》-娇,女字,亦态。 、 《玉篇》-娇,娇姿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娇逸未有婚。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自在娇莺恰恰啼。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恶卧踏里裂。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娇姿欲滴。
【组词】
娇影、 娇娇痴痴、 娇婢侈童、 娇羞、 娇娥、 娇逸、 娇颜、 娇冶、 娇慵、 娇奶奶、 娇懒、 娇喘、 娇喉、 娇语、 娇脆、 娇狞
2.
【惰】
(形声。从心,隋省声。本义:不恭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惰,不敬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 、 宋·苏轼《教战守策》-今者治平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
【组词】
惰傲、 惰慢、 惰肆、 惰骄、 惰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