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5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51:11
次长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个组织或机构中职位次于最高领导人的官员。在政府机构中,次长通常是指副部长,即在部长之下、其他较低级别官员之上的职位。
次长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次”和“长”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次”有次序、次等的含义,“长”则指领导者或高级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用来描述在政府或组织中次于最高领导人的职位。
在,次长通常与政府机构相关联,是官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这个词反映了的等级制度和官僚文化,强调了在组织中不同层级官员的角色和责任。
次长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权威和决策。它可能引起对政府运作、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在与政治或公共管理相关的讨论中使用这个词,或者在阅读新闻报道时遇到它。
在诗歌中,可以将次长作为一个象征,代表在权力结构中的中间层,或者在故事中作为一个角色的职位,展示其在组织中的作用和挑战。
次长 可能让人联想到正式的办公室环境、严肃的会议和官方的演讲。视觉上,可能会想到穿着正装的官员在会议室中讲话的场景。
在英语中,次长可以对应为“Deputy Minister”或“Vice Minister”,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职位描述词汇,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政府结构的共同理解。
次长 这个词在描述政府或组织中的职位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职位的高级性,还指出了其在等级体系中的具体位置。在学*语言和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结构和组织运作。
1.
【次】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上》注-次,舍也。 、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素服郊次。 、 《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