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5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56:14
词汇“烦敛”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烦”通常指烦恼、厌烦,而“敛”则有收敛、节制的意思。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推测“烦敛”可能指的是一种收敛或节制烦恼的状态或行为。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推测进行。
“烦敛”可能指的是在面对烦恼或压力时,采取一种收敛或节制的态度,不让自己过度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由于“烦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一个人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和自制的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广泛使用,除非在特定的讨论心理健康或情绪管理的场合。
由于“烦敛”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强调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的现代社会,“烦敛”这样的概念可能被认为是积极的,因为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自制。
“烦敛”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成熟和理性的态度,它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管理策略。
在个人生活中,我可能会在需要控制情绪的场合使用“烦敛”这个概念,比如在工作中处理紧急情况或在家庭中解决冲突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中心,我烦敛心神,如岩石般坚定。”
“烦敛”可能让人联想到平静的湖面,没有波澜,或者是一首节奏缓慢、旋律平稳的音乐,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自制的感觉。
由于“烦敛”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烦敛”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传达了一种在面对烦恼时保持冷静和自制的态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情绪状态。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