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5:21
年假:指员工在一年中根据劳动法规定或公司政策享有的带薪休假时间。通常用于休息、旅行或处理个人事务。
年假一词源于对员工福利的关注,随着劳动法的完善和公司政策的细化,年假的概念逐渐明确,成为员工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年假被视为工作与生活平衡的体现,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年假政策各异,反映了各自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年假常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如期待、放松和愉悦。它象征着自由和休息,是人们期待的时刻。
我曾在年假期间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那段时间让我彻底放松,重新充电,对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诗歌:
年假如风,轻拂疲惫的心灵,
旅途的足迹,印在时光的画卷。
山川湖海,见证岁月的宁静,
在休憩中,我们重拾梦想的翅膀。
视觉:想象一片宁静的海滩,阳光洒在沙滩上,人们在享受悠闲的时光。 听觉:海浪轻拍沙滩的声音,孩子们的欢笑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在不同国家,年假的长度和政策各异。例如,法国的带薪年假通常较长,而美国的年假政策相对灵活。
年假不仅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也是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醒我们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珍惜休息和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时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年假是一个富有情感和实用价值的词汇。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