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2:50
基本矛盾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个系统或情境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性矛盾。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中,它通常指的是在一个系统或社会中长期存在且难以解决的根本性冲突或对立。
在不同的语境下,“基本矛盾”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应用:
“基本矛盾”这个词汇源自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被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引入到其他领域,如文学和日常语言中。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基本矛盾”可能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或社会问题相关联。例如,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个词汇可能与阶级斗争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紧密相关。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严肃和深沉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根本性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它可能引发对社会不公、个人挣扎或系统性问题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讨论团队项目时遇到过目标一致性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基本矛盾,这需要通过沟通和妥协来解决。
在诗歌中,可以将“基本矛盾”融入到描述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对立与和谐中:
在晨曦与暮色之间,
基本矛盾绘出昼夜的边界。
生与死,爱与恨,
在宇宙的织机上交织成永恒的篇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两个对立力量相互作用的画面,如光明与黑暗的对比。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一段旋律中高低音的交替,象征着基本矛盾的冲突与和谐。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基本矛盾”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但其核心含义通常是相似的,即指代系统或社会中的根本性冲突。
“基本矛盾”是一个在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中广泛使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复杂系统中的根本性冲突。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入地探讨和解决复杂问题。
1.
【基】
(形声。从土,其声。本义:墙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基,墙始也。 、 《仪礼·士丧礼》-度幽宅兆基。 、 《诗·大雅·公刘》-止基迺理? 、 《齐民要术·园篱》-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
【组词】
基扃、 基趾、 基墟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3.
【矛】
(象形。金文字形,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本义:长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矛者,刺兵也,其饰县毛羽,兵车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又有夷矛者,长二丈四尺,兵车所不建,不常用。-矛,酋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象形。 、 《诗·郑风·清人》-二矛重英。 、 、 《诗·秦风·无衣》-脩我戈矛。 、 《礼记·曲礼》-进矛戟者。 、 《周书·王会》-操戈执矛。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矛若林立。
【组词】
矛戈、 矛弧、 矛子、 矛戟、 矛叉、 矛舛、 矛戟
4.
【盾】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盾形,下面是“目”,表示以盾蔽目(身体)。本义:盾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司兵》。注:“干橹之属。司戈盾、及舍设藩盾。”-掌五兵五盾。
【组词】
盾威、 盾矛、 盾橹、 盾鼻、 盾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