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48:42
词汇“奉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言或古风的词汇,因此在分析时需要结合古代汉语的语境。
“奉秩”字面意思是指按照官职的等级或次序来执行职责或接受待遇。其中,“奉”有遵从、执行的意思,“秩”则指官职的等级或次序。
在古代官场或官方文献中,“奉秩”常用来描述官员按照其官职等级来执行公务或享受相应的待遇。例如,在描述官员的职责分配或俸禄发放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
“奉秩”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奉”字在甲骨文中有手捧之形,表示接受、遵从;“秩”字则有次序、等级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在某些古文或历史文献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古代**,官职等级制度严格,官员的职责和待遇都与其官职等级紧密相关。因此,“奉秩”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等级制度的重视和遵守。
对于现代人来说,“奉秩”可能带有一种古朴、庄重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场的严谨和秩序。
由于“奉秩”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学*古代汉语或研究历史时,了解这个词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官制和文化。
在创作古风小说或诗词时,可以使用“奉秩”来描绘古代官员的形象或场景,增添历史氛围。
结合古代官服的图片或古代宫廷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奉秩”所蕴含的古代官场文化和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奉秩”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按等级行事”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奉秩”作为一个古风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等级制度的重视。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运用这类词汇,可以增添语言的韵味和文化底蕴。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秩】
(形声。从禾,失声。本义:聚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秩,积也。 、 《礼记·月令》-大合百县之秩刍。 、 《礼记·王制》-九十日有秩。 、 《管子》-故人君御谷物之秩相胜,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间。
【组词】
秩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