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6:16
捕杀 的字面意思是指捕捉并杀死。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对动物的捕捉和杀害行为,尤其是在狩猎、野生动物管理或法律执行的语境中。
在文学中,“捕杀”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残酷或悲剧的场景,增强故事的紧张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某种行为,如捕杀害虫。在专业领域,如野生动物保护或法律执行,“捕杀”可能涉及更具体的操作和规定。
同义词中,“猎杀”强调狩猎行为,“屠杀”强调***的杀害,“消灭”则可能涉及更广泛的消除行为。反义词则强调保护和救助的行为。
“捕杀”一词在中文中由“捕”和“杀”两个字组成,“捕”字源自古代的捕捉行为,“杀”字则源自古代的杀害行为。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描述捕捉并杀害的复合词。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捕杀”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和影响。在一些文化中,捕杀动物可能是一种传统或仪式,而在其他文化中,这可能被视为不道德或违法的行为。
“捕杀”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残忍、暴力或悲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野生动物的痛苦或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次野生动物保护人员捕杀一只攻击性强的野狗,以保护社区居民的安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捕杀”:
在月光下,捕杀的影子 在森林的深处悄然移动, 一只孤独的狼,它的眼中 映着猎物的恐惧与绝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猎人捕杀猎物的画面,充满了紧张和动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猎枪的响声或动物的哀鸣。
在英语中,“捕杀”可以对应为“hunt and kill”或“cull”。在不同的文化中,对捕杀的态度和法律规定可能大相径庭。
“捕杀”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描述功能,尤其是在涉及动物保护、法律执行和文学创作的领域。了解其多样的用法和情感联想,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表达相关主题。
1.
【捕】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捕,取也。 、 《汉书·灌夫传》-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 、 《汉书·韩延寿传》-吏无追甫之苦。 、 《急就篇》-变斗杀伤捕伍邻。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 《史记·吴王濞列传》-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 、 《庄子·秋水》-捕鼠不如狸狌。 、 《周髀算经》-捕影而视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捕者既不至。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捕鱼;捕快、 捕书、 捕生
2.
【杀】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殺,戮也。 、 《墨子·三辩》-武王胜殷杀纣。 、 《吕氏春秋·仲秋》-杀气浸盛。 、 《考工记·冶氏》-为杀矢。 、 《谷梁传·昭公十三年》-杀其君,虔于乾溪。 、 《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子罕杀宋君而夺政。 、 陶潜《桃花源记》-设酒杀鸡作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组词】
杀猪;杀鸡;杀戒、 杀坏、 杀落、 杀坯、 杀鸡扯脖、 杀人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