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5:44
捕食:指一种生物(捕食者)为了获取食物而捕获并杀死另一种生物(猎物)的行为。这种行为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是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捕食一词源自汉语,由“捕”和“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捕”意味着捕捉,“食”意味着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生物行为。
在许多文化中,捕食被视为自然法则的一部分,象征着生存的残酷和不可避免的竞争。在一些原住民文化中,捕食者如狼或鹰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勇气和力量。
捕食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对自然界中生存斗争的敬畏和对弱者的同情。它也可能唤起对野生动物的兴趣和对生态平衡的关注。
在个人经历中,捕食的概念可能与观察野生动物或参观自然保护区的经历相关。例如,亲眼目睹狮子捕食羚羊的场景可能会深刻地影响一个人对自然界生存法则的理解。
在诗歌中,捕食可以被用来描绘生存的残酷和美丽:
草原上的捕食者, 以猎物的血肉为食, 生存的舞蹈, 自然的交响。
捕食的场景可以通过纪录片或野生动物摄影来展现,这些图像和视频能够直观地展示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动态。音乐作品中,紧张的旋律可能被用来模拟捕食过程中的紧张气氛。
在不同语言中,捕食的概念通常都有对应的词汇,如英语中的“predation”,法语中的“prédation”。尽管词汇不同,但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共有的观察和理解。
捕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自然界中的生物行为,也反映了人类对生存斗争和自然法则的认知。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理解捕食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生态学问题,同时也能够丰富文学和日常对话中的比喻和象征。
1.
【捕】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捕,取也。 、 《汉书·灌夫传》-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 、 《汉书·韩延寿传》-吏无追甫之苦。 、 《急就篇》-变斗杀伤捕伍邻。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 《史记·吴王濞列传》-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 、 《庄子·秋水》-捕鼠不如狸狌。 、 《周髀算经》-捕影而视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捕者既不至。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捕鱼;捕快、 捕书、 捕生
2.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