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0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07:23
搔扰的字面意思是通过轻触或摩擦来干扰或烦扰某人。基本含义是指以不受欢迎的方式打扰或干扰他人,通常带有轻微的负面情绪色彩。
在文学中,搔扰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微妙的、不易察觉的干扰,如《红楼梦》中宝玉对黛玉的轻微挑逗。在口语中,这个词常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麻烦,如电话推销员的不断打扰。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心理学,搔扰可能指更严重的、有目的性的行为,如性搔扰。
同义词:打扰、干扰、烦扰、骚扰 反义词:安抚、慰藉、宁静
同义词中,骚扰通常指更严重的、有目的性的干扰,而搔扰更侧重于轻微的、不受欢迎的打扰。
搔扰一词源自汉语,由“搔”(轻触)和“扰”(干扰)组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较少见,更多用于现代汉语中,特别是在描述轻微的、不受欢迎的行为时。
在现代社会,搔扰一词常与性搔扰、职场搔扰等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个人空间和尊重的重视。
搔扰一词通常带有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愉快、烦恼和不安。它可能引发对个人空间被侵犯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电话推销员的搔扰,这种不断的打扰让我感到非常烦恼,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
在诗歌中,搔扰可以被用来形容微妙的情感波动:
你的目光,如春风搔扰, 轻触我心,泛起涟漪。
搔扰可能让人联想到轻微的摩擦声或不间断的铃声,这些声音在视觉上可能表现为不断闪烁的光点或模糊的影像。
在英语中,搔扰可以对应为 "pester" 或 "bother",这些词也用于描述轻微的、不受欢迎的打扰。
搔扰是一个描述轻微干扰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日常生活中的小麻烦和不愉快。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搔】
(形声。从手,蚤声。本义:用指甲轻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搔,括也。 、 《礼记·内则》。注:“摩也。”-而敬仰搔之。 、 《汉书·枚乘传》。集注:“谓抓也。”-足可搔而绝。 、 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组词】
搔背、 搔掐、 搔扪、 搔摸、 搔首、 搔耙
2.
【扰】
(形声。从手,擾省(yōu)声。本义:搅扰;扰乱)。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扰,扰乱也。 、 《左传·襄公四年》-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道,豪杰并扰。 、 《三国志·吴主传》-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 、 《广东军务记》-(逆夷)不敢复行兹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大惊扰。
【组词】
扰搅、 扰怨、 扰紊、 扰逼、 扰累、 扰习、 扰夺、 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