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6:47
本相毕露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本来的面目完全暴露出来”。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本质、真实面目在某种情况下完全显露,不再隐藏或伪装。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本相”和“毕露”两个词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本相”指的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毕露”则是完全显露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真实状态被揭示的情况。
在**文化中,人们往往强调“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个成语反映了在特定情境下,人们能够看到他人真实的一面。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警惕表面的伪装,寻求真实的交流。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揭露和真相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戏剧性的转折或关键时刻。它也可能引发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以及对真实与伪装之间界限的探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在面对困难时本相毕露的情况,这让我更加理解了“患难见真情”的道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月光下,他的本相毕露,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不再隐藏其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镜子前,镜子中映出的是他真实的自我,而非平时的伪装。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揭露真相时的紧张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mask falls off”,意指面具掉落,揭示真实面目。
本相毕露 这个成语在描述人或事物的真实状态被揭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应用,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真实与伪装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
‘第三种人’杜衡辈,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即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无待这里多说了;就令自觉不怀他意,屹然中立如张岱者,其实也还是偏倚的。
你终于~了。
1.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2.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3.
【毕】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畢,田网也。 、 《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田守毕弋。 、 《汉书·扬雄传》-其余荷垂天之毕。 、 《论衡·偶会》-耒遭民田之毕。
【组词】
毕戈
4.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