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8:23
词汇“灭学”在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意思,“灭”通常指消灭、消失,而“学”则指学、学问。将两者结合,“灭学”可能被理解为“消灭学问”或“终止学”的意思。然而,这样的组合在日常语言中并不常见,也没有广泛的文化或社会背景支持。
在黑暗的夜里,灭学的阴影悄然降临,
知识的灯塔,被无情的风暴熄灭。
但心中的火焰,永不言败,
在沉默中,我们继续追寻真理的光芒。
总的来说,“灭学”是一个具有强烈负面含义的词汇,通常用于批判极端的教育政策或知识压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象征,用于讨论教育的重要性和知识自由的价值。
1.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