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9:36
吐丝自缚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比喻自己束缚自己,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或困境。它源自于蚕吐丝作茧,将自己困在茧中的自然现象。在比喻意义上,它指的是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行为或决策而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在文学作品中,吐丝自缚 常用来形容那些因为自己的固执、贪婪或短视而陷入困境的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为自己的错误决策或行为而遭受后果。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自我设限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自作自受、自掘坟墓、自食其果 反义词:自救、自拔、自解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上各有侧重,吐丝自缚 更强调因自身行为而陷入的困境,而自作自受则更侧重于因果报应的概念。
吐丝自缚 这个词汇的词源来自于**古代对蚕的观察,蚕吐丝作茧是自然界的现象,后来被引申为比喻人的行为。在语言的演变中,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描述那些因自身行为而陷入困境的情况。
在文化中,吐丝自缚** 这个词汇常常与道家的思想相联系,强调顺应自然和避免过度干预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为短视或贪婪而陷入困境。
吐丝自缚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无法摆脱困境的人,引发对人性弱点和命运无常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吐丝自缚 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提醒自己在做选择时要考虑长远后果,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贪婪而陷入困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吐丝自缚的蚕, 在茧中叹息, 谁知那丝, 曾是自由的翅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蚕在吐丝作茧的场景,这个过程可以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束缚感。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蚕吐丝时的细微声音,以及被困在茧中的无声叹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o spin one's own cocoon" 或 "to dig one's own grave",这些表达在意义上与吐丝自缚相似,都强调了因自身行为而陷入的困境。
吐丝自缚 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也是一个深刻的警示。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弱点,并在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中避免类似的错误。
闻声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1. 【吐】
2.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缚】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fū)声。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缚,束也。 、 《左传·文公二年》-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
【组词】
缚人、 缚绑、 缚住、 缚虎、 缚送、 缚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