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37
心念: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内心的想法、念头或者意志。它强调的是人的内心活动,即心理状态或精神层面的思考和意愿。
在文学作品中,“心念”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他的心念如潮水般汹涌”。在口语中,可能会简单地说“心里想着某事”。在心理学或哲学领域,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探讨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活动。
同义词:心思、念头、意念、心意 反义词:无念(指没有念头或心无旁骛的状态)
“心念”由“心”和“念”两个字组成。在中文里,“心”通常指人的心脏,也常用来比喻人的情感和思想。“念”则有思考、记忆的含义。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表示内心思考和意愿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心念”与修身养性、内心修炼有关。如中的“心念清净”,强调内心的平和与纯净。
“心念”这个词给人一种深沉、内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内心的世界,可能是复杂的情感,也可能是坚定的决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心念”来描述自己或他人在做决定时的内心活动,如“他心念一转,决定支持这个项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念如风,轻轻拂过岁月的脸庞,留下无尽的思索与回响。”
视觉上,“心念”可能让人联想到深邃的眼睛或沉思的面容。听觉上,可能是安静的夜晚,一个人独自思考时的沉默。
在英文中,“心念”可以对应为“thought”或“mindset”,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思维活动,不如“心念”那样强调内心的情感和意志。
“心念”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人的内心活动,还蕴含了情感和意志的力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内心的世界。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念】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念,常思也。 、 《诗·大雅·文王》-天念尔祖。 、 《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 、 《论语》-不念旧恶。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史记·陈涉世家》-念鬼。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念母劳家里。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念蒙君实。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
【组词】
念诵、 念恤、 念旧、 念思、 念想、 念一、 念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