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7:19
词汇“德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德器”字面意思是指具有德行和才能的人,或者指具有高尚品质和实用价值的器物。在古代,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和才能,强调内在的德行和外在的才能相结合。
“德器”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强调人的内在德行和外在才能的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学术领域仍然保留其意义。
在古代**,德行和才能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因此,“德器”这个词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人的全面评价,强调德行和才能的统一。
“德器”这个词给人以正面、高尚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物形象。它强调了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的结合,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
在现代社会,虽然“德器”这个词不常使用,但在评价领导或公众人物时,我们仍然会强调其德行和才能的结合。例如,在评价一位政治家时,我们可能会说他“德器兼备”,意味着他既有高尚的品德,又有卓越的才能。
在诗歌中,可以将“德器”融入到对人物的赞美中:
德器如玉,温润而泽,
才情如泉,涌流不息。
德才兼备,光辉照人,
德器之士,万世传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君主或将军的形象,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面带威严,展现出德器兼备的气质。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古风音乐,营造出古代的氛围,让人联想到德器之士的形象。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德器”的词汇,但类似的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例如,在西方文化中,“virtue and talent”(美德和才能)的概念与之相似,强调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才能的结合。
“德器”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人的全面评价,强调德行和才能的统一。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这个词的含义,强调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的结合。通过学*和理解“德器”,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价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
2.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