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4:35
词汇“寺省”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尝试从最接近的角度进行分析,假设“寺省”可能是指与寺庙相关的省份或地区。
“寺省”可能指的是一个以寺庙众多或文化盛行的省份或地区。在字面上,“寺”指的是的寺庙,“省”则是行政区划单位,通常指**的省级行政区。
在文学或口语中,“寺省”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浓厚,或者是指某个省份因其历史悠久的寺庙而闻名。在专业领域,如研究或旅游规划中,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特定地区的**特色。
由于“寺省”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寺”和“省”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临时性描述词汇。
在,一些省份因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受到重视,如山西省的五台山、四川省的峨眉山等。这些地方因其历史悠久的寺庙和深厚的**文化而被人们称为“寺省”。
提到“寺省”,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庄严的**圣地,以及与世无争的修行生活。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平和、敬畏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经访问过被称为“寺省”的地方,可能会对那里的宁静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踏入寺省的净土,心随钟声悠扬,尘世的喧嚣,在此刻静止。”
提到“寺省”,可能会联想到古老的寺庙、悠扬的钟声、香烟缭绕的场景,这些都可以通过视觉艺术和音乐来表达。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形容具有特定特色的地区,如印度的“圣地”等。
虽然“寺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作为一个描述特定*文化地区的临时性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
1.
【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 《一切经音义》-寺,治也,官舍也。 、 《三苍 》-寺,官舍也。 、 《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寺,官也。 、 《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令骑奴还至寺门。 、 《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城郭官寺。 、 左思《吴都赋》-列寺七里。
【组词】
寺正、 寺舍、 寺库、 寺省、 寺曹、 寺署、 寺卿、 寺棘、 寺丞
佛教的庙宇。
【引证】
《广韵》-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白马寺。 、 杜牧《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组词】
寺宇、 寺刹、 寺主、 寺庵、 寺寝
2.
【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省,视也。 、 《尔雅》-省,察也。 、 《礼记·乐记》。注:“审也。”-省其文采。 、 《论语》。皇疏:“视也。”-退而省其私。 、 《荀子·王制》。注:“观也。”-省农功。 、 《书·洪范》-王省惟岁。 、 《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组词】
省方、 省耕
检查。
【引证】
《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礼记·中庸》。注:“考校其成功也。”-日省月试。
【组词】
省心改过、 内省;省牲之所、 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