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2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26:30
词汇“东量西折”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东量西折”可以理解为在东边测量,在西边折弯,暗示一种在不同方向或位置进行测量和调整的行为。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字面意义进行。
“东量西折”字面意思是在东边测量,在西边折弯。基本含义可能涉及在不同位置或方向进行测量和调整,可能用于描述某种精确或细致的工作过程。
由于“东量西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精细或复杂的工作过程。在口语中,可能不会使用这个词汇。在专业领域,如果涉及到精确测量和调整的工作,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
由于“东量西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字面意义组合而成的一个表达。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精细或复杂的工作过程,强调精确性和细致性。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一种精确、细致和认真的感觉,可能会联想到工程师、艺术家等需要高度精确性的职业。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需要精确测量和调整的情况,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来形容。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东量西折”用来形容某种精细或复杂的工作过程,强调其精确性和细致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工程师在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和调整的场景。结合音乐,可能会选择一些节奏缓慢、细致的音乐来配合这个词汇的意境。
由于“东量西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不详。
“东量西折”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精确或细致的工作过程,强调精确性和细致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表达复杂的概念和过程。
相公,小人招不得,自古道:东量西折,难教小人赔偿。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量】 ——见“打量”(dǎliang);“掂量”(diāngliang)。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