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7:40
勤杂 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从事日常杂务、辅助性工作的人员,他们的工作内容包括清洁、搬运、维修等。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勤奋地处理杂事”。
在文学作品中,勤杂 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默默无闻、勤劳工作的角色,强调其对社会或家庭的贡献。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工作低级或不被重视。在专业领域,如医院或学校,勤杂 人员是不可或缺的,他们的工作确保了机构的正常运行。
同义词之间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工作性质和地位,而反义词则强调了职位的高低和专业性。
勤杂 这个词由“勤”和“杂”两个字组成,其中“勤”表示勤奋、勤劳,“杂”表示杂乱、杂事。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其含义和使用场景也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勤劳是一种美德,因此勤杂 人员虽然从事的是基础工作,但他们的勤劳和奉献精神受到尊重。在社会背景中,随着服务业的兴起,勤杂** 工作的需求也在增加。
勤杂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的辛勤工作往往不被大众所关注,但却是社会运转的基石。这种联想可能引发对劳动价值的思考和对这些工作者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社区中心做志愿者,那里的勤杂人员总是最早到达,最晚离开,他们的工作确保了社区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勤杂:
晨曦微露,勤杂的身影
在寂静的校园中穿梭,
扫去昨日的尘埃,
迎接新的一天。
勤杂 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扫地声、清洁剂的香味和整洁的环境。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共同构成了对勤杂工作的直观感受。
在英语中,勤杂 可以对应为“janitor”或“maintenance worker”,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指代类似的工作,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地位可能有所不同。
勤杂 这个词虽然简单,但它反映了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和劳动者的价值。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类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并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1.
【勤】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引证】
《说文》-勤,劳也。 、 《诗·周颂·赍》-文王既勤止。 、 《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勤者,有事则收之。 、 《书·天逸》-厥父母勤劳稼穑。 、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会数而礼勤。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勤且艰若此。 、 《明史》-忧勤国事。 、 《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
【组词】
勤力得、 勤儿、 勤紧、 勤学、 勤勤、 勤能
2.
【杂】
(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同本义。
【引证】
《周礼·考工记》-画绘之事,杂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