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2:16
词汇“抚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文言文或古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抚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抚篆”字面意思是指抚摸印章,篆指的是篆刻的印章。在古代,抚篆也常用来比喻担任官职或掌管文书工作。
在文学作品中,“抚篆”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官员或文人雅士的场景中,用以体现其身份和职责。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专业。
“抚篆”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篆字最初指的是篆书,后来泛指印章。抚篆作为一个词组,其使用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现代汉语中已不多见。
在古代**,抚篆是官员或文人的一种职责和身份象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书工作和印章管理的重视。
抚篆给人一种沉稳、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由于“抚篆”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抚篆静夜思,墨香透古纸。”
抚篆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的书房,古朴的印章,以及轻轻的抚摸声。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抚篆”的词汇,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文化特色。
“抚篆”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工作状态,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书工作的重视。虽然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1.
【抚】
(形声。从手,无声。本义:抚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撫,安也。 、 《国语·晋语八》-抚而泣之。 、 《仪礼·乡射礼》-左右抚矢而乘之。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明·魏学洢《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组词】
抚弄、 抚心、 抚拭、 抚背
2.
【篆】
(形声。从竹,彖(tuàn)声。从竹,与简册有关。本义:即篆书。汉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史籀所作为大篆,李斯所作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为缪篆。其实许君所云八体,唐元度所云十体,下至韦绩所云五十六种云,梦英所云十八种书,皆得之篆也。-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 、 左思《吴都赋》。注:“篆书于素也。”-鸟书篆素。 、 明·魏学洢《核舟记》-用篆章一。
【组词】
篆炉、 篆体、 篆虫、 篆题、 篆隶、 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