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1:00
勤慎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勤”和“慎”。其中,“勤”意味着勤奋、不懈努力,而“慎”则表示谨慎、小心。结合起来,“勤慎”描述的是一种既勤奋又谨慎的态度或行为,强调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保持谨慎,不轻率行事。
在文学作品中,“勤慎”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或行为,如“他做事勤慎,深得领导信任”。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工程学中,“勤慎”可以用来强调在执行任务时需要同时具备的勤奋和谨慎态度。
同义词:
反义词:
“勤慎”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勤”和“慎”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特定行为态度的词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慎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强调集体主义和和谐的社会环境中。这种态度有助于个人在社会中获得尊重和成功。
“勤慎”给人一种稳重和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在生活中谨慎行事的人。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个项目团队中遇到一位同事,他以勤慎著称,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细节处理得当,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勤慎”来描绘一个勤奋而又谨慎的工匠:
勤慎如匠,琢石成器, 日夜不息,精雕细刻。
视觉上,“勤慎”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专注工作的人,周围是整齐有序的工作环境。听觉上,可能是安静的工作室中,偶尔传来工具轻轻敲击的声音。
在英语中,“diligent and cautious”可以大致对应“勤慎”,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这种态度的重视程度和表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勤慎”是一个强调勤奋与谨慎并重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其应用价值。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升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对细节和质量的重视。
1.
【勤】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引证】
《说文》-勤,劳也。 、 《诗·周颂·赍》-文王既勤止。 、 《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勤者,有事则收之。 、 《书·天逸》-厥父母勤劳稼穑。 、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会数而礼勤。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勤且艰若此。 、 《明史》-忧勤国事。 、 《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
【组词】
勤力得、 勤儿、 勤紧、 勤学、 勤勤、 勤能
2.
【慎】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慎,谨也。 、 《尔雅》-慎,诚也。 、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审慎、 失慎、 慎独、 慎刑、 慎行、 慎言慎行、 慎小事微、 慎缄、 慎小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