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4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42:44
词汇“定礼”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定礼”字面意思是指确定下来的礼节或仪式。其中,“定”意味着确定、固定,“礼”则指礼节、仪式。因此,“定礼”可以理解为一种已经确定并遵循的礼节或仪式。
由于“定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较为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传统仪式中会出现,例如某些**仪式、婚礼或其他传统节日的特定仪式。
由于“定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定”和“礼”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描述一种固定的礼节或仪式。
在某些传统文化中,定礼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社会秩序的体现,也是道德规范的一部分。例如,在古代**,婚礼、葬礼等都有严格的定礼,这些定礼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提到“定礼”,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传统、庄重、秩序和尊重。它可能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仪式的敬畏感。
由于“定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但在参与某些传统仪式或活动时,可能会接触到相关的概念。
在创作中,可以将“定礼”融入到描述传统仪式的场景中,例如:
提到“定礼”,可能会联想到古老的庙宇、庄重的音乐和整齐的仪式队伍。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对定礼的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固定礼节或仪式可能被称为不同的词汇,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被称为“ritual”或“ceremony”。
“定礼”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含义主要集中在固定的礼节或仪式上。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传统和仪式。虽然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涉及传统文化的讨论中,它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词汇。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礼】
(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 《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脩五礼。 、 《礼记·王制》-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大戴礼记·本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礼于廷。
【组词】
礼神、 礼祠、 礼诵、 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