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8:23
定睛: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集中目光,仔细看。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为了更清楚地看到某物或某人而集中注意力,凝视的动作。
“定睛”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定”(固定、稳定)和“睛”(眼睛)组成,直译为固定眼睛,即集中目光。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存在,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
在**文化中,“定睛”常与专注、细致的观察态度相关联,反映了一种重视细节和专注力的文化价值观。
这个词汇给人以专注和认真的感觉,可能联想到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场合,如学*、工作或艺术创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观察自然或阅读时使用“定睛”这个词汇来描述自己的状态,如“我定睛观察着窗外的雨滴,感受它们的节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我定睛凝望,星辰的轨迹绘成夜的诗行。”
视觉上,“定睛”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专注地看着某物的画面,如一位画家在画布前定睛作画。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安静的环境中,只有呼吸声和心跳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ix one's eyes on”或“stare intently at”,都传达了集中目光的意思。
“定睛”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动作,还传达了一种专注和认真的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精确。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睛】
(形声。从目,青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淮南子·主术》-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
【组词】
定睛一看;画龙点睛;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