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0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05:36
“向天而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朝天空吐唾沫。基本含义是指行为无意义或自不量力,因为唾沫最终会落回到自己身上,比喻做事不考虑后果,最终自己受害。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自以为是、不自量力的人。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做了愚蠢或无效的事情。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自我挫败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自食其果、自作自受、自讨苦吃 反义词:自得其乐、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其字面动作和比喻意义。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比喻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观念,即行为的结果最终会回到行为者自身。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警示人们要三思而后行。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示和讽刺。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考虑后果、盲目行动的人,提醒我在做决定时要更加谨慎。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因为冲动行事而最终自己陷入困境,我就用“向天而唾”来形容他的行为,提醒他以后要更加理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向天而唾,唾沫终归落,
自食其果,苦涩难言说。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人仰头向天空吐唾沫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唾沫落地的轻微声响,这些都增强了成语的形象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ooting oneself in the foot”,意思相近,都是指自找麻烦或自我伤害的行为。
“向天而唾”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还帮助我在描述某些行为时更加生动和准确。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多重含义和应用场景,这将有助于我在未来的交流和写作中更恰当地使用它。
~的行为极为不雅
1.
【向】
(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向,北出牖也。 、 《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唾】
(形声。从口,垂声。本义:口液,唾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唾,口液也。 、 《素问》-脾为涎,肾为唾。 、 唐·杜甫《醉歌行》-汝身已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
【组词】
唾腺、 唾沫星、 唾盂、 唾壶
吐唾沫。
【引证】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不顾而唾。
【组词】
唾面、 唾背、 唾脡、 唾涕、 唾掌;唾手;唾玉